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最佳的體驗。 More info
人物專訪

與BCLP麥建安暢談社群的力量

<
是甚麼推動你不斷向前?The Mag “The Power Series” 系列,邀請各行各業的領袖,分享一種激勵他們發光發熱的力量,及其影響力如何覆蓋生活不同範疇。11月份,我們找來麥建安 - BCLP香港及新加坡管理合伙人,細訴社群的力量。

何謂社群?社群分為不同層面,家庭、公司以至居住的社區都是不同的社群。一言以蔽之,社群指你與鄰近的人所建立的關係。

我喜歡與人建立連繫。但我這個不諳中文的外國人,想要與本地社群建立深厚關係,固然是一椿難事。儘管如此,我在1988年初次造訪香港時,接觸到「可愛忠實之家」,該慈善機構為嚴重傷殘人士提供收容之所,亦讓我與一個「真」香港的社群連繫上。我現在更成為了該機構信託基金會的主席。

“社群的力量就是能造就凝聚力和歸屬感”
我珍視的香港精神包括牢固的家庭觀念和社群意識。在我的家鄉英國,有些家庭成員關係疏離,個人意識遠比家庭重要。但在亞洲,我感受到與本地風土人情的連繫,而這種亞洲家庭觀令我念念不忘,使我不斷找藉口回到這個城市,結果在1993年,仍是初級律師的我決定移居香港。

我認為「家是行李箱之所在」
,既然我在香港,好應盡量融入社群,所以我投入本地的慈善機構、辦公室、甚至參與禮拜的教堂,最後更在這裡建立自己的家庭。別人問我退休後會在哪裡生活,不管年紀,最重要的始終是社群。而我心繫香港,自然希望留在這片土地,而非離開落地生根的家園,返回對我來說已相對陌生的英國。

社群貴乎互相扶持,尤其是陷入低谷的時候。香港商界活力十足,這些年來商界人士共度許多難關。1997至2003年期間,我們經歷了好幾年的經濟衰退, 03年更爆發沙士疫情。不少人遠走他鄉,但更多的是決心堅守崗位,奮力撐過難關,繼續向前邁進。一如我們應對目前水深火熱的香港。我們如應何互相扶持?如何支援本地零售業度過困難時期?如何支援身旁奮力掙扎的人?

我們需要有歸屬感,當你擁有歸屬感,心中便產生「目標」和「意義」等重要價值。這些價值推動你早上醒來上班,並對工作樂在其中。我確實覺得不少人欠缺上班的動力,說不清自己工作的目標是什麼,疑惑工作對自己或者其他人的人生有何影響。社群的力量就是能通過造就凝聚力和歸屬感來解答這些疑問。


在BCLP律師事務所,建立內部和外部社群同樣重要。在公司內,社群是指員工的參與度。員工越投入,便越大機會留在這一行,亦越享受每天回辦公室工作。外部而言,律師的職責是協助委託人,而想要提供有效方案,我們便需要從委託人的社群出發,了解其業務和行業狀況。

我們首先要明白人是以不同的方式連繫。性格外向的人享受較大的生活圈子和社交活動;內向的人本質上較沉默寡言,但同樣希望受人喜愛和尊重,感覺自己是社群一分子。因此,我們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如會議、研討會和晚宴,上個月更在太古坊舉辦了首個電影放映會。

放映會滿足了不同類型的人。外向一族在這種交際場合如魚得水,內向的朋友則在舒適的佈置下,邊呷著紅酒或橙汁,邊靜心觀賞電影。我們所選的電影《Like》講述社交媒體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這亦是我十心關注的問題。儘管面對面溝通才能發展出真摰的關係,但現在不少人都只用機器來交流,這實在是太可悲了,我們希望藉著放映會令大家更關注這個議題。這不只關於公司,更牽涉到這裡逾三萬人的商業社群。

團結就是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我們可以啟發他人,同心協力驅使更多人改變習慣。說到底,社群在於我們如何與別人建立關係。無論是在公司還是慈善機構,只要我們同舟共濟,而非抱持筒倉心態,我們便能一起成功,即使失敗亦能互相扶持。

欲知更讓團隊更投入的方法?不妨細閱Cedar Hong Kong董事總經理 Jessica Haigh分享的團隊的力量

立即下載
App Image

「TAIKOO PLACE」手機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