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最佳的體驗。 More info
人物專訪

與Cedar Jessica Haigh暢談團隊的力量

<
是甚麼推動你不斷向前?The Mag “The Power Series” 系列,邀請各行各業的領袖,分享一種激勵他們發光發熱的力量,及其影響力如何覆蓋生活不同範疇。10月份,我們找來Cedar Hong Kong 的董事總經理Jessica Haigh,細訴團隊的力量。

差不多兩年前,我做了一件連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的事。

這是我為了自身前程所下的決定,但我絕非孤身一人,而是團隊裡的一分子。

我從新聞系碩士畢業時正值08年金融海嘯。本來只是為一本英國零售雜誌當「聖誕小精靈」,實質只是臨時工,但卻令我決定投身內容行銷業。我既是跑腿,又是業務員,更要佈置場地。儘管如此,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全因為與別人合作令我充滿幹勁和動力。突如其來的工作亦讓我初嘗同心協力所取得的成果。

我後來加入了倫敦的Cedar Communications。那是一間由女性營運的卓越公司,不但行政總裁和財務總監都是女性,當時的女董事總經理更年僅30歲。這幾位女強人令人欽佩,教我相信凡事皆有可能。公司根本不存在小圈子文化。

“建立「我們的身份」有助鞏固「團隊」的概念。”
我們公司有一套核心價值,連繫遍佈全球各地辦事處的員工。內裡包含動機和行為指標如北極星般指引我們,儘管大家個性和工作方式各異,卻有著一個共同目標。建立「我們的身份」有助鞏固「團隊」的概念。

譬如說,其中一項價值是「做你害怕的事」。由於我感受到背後支持我的力量,所以便跳出了舒適圈。我跨越半個地球,來到這個只造訪過一次的城市,擔任從未做過的主管一職。

我加入Cedar Hong Kong時,公司才展開業務三年,我因此要盡快掌握發展的狀況。 從一開始我便特別重視加強「團隊」的文化,首先是要個別了解每一位員工。我約他們喝咖啡,藉以了解他們和其事業上的目標,認識每一個倨體、各人以至整隊人的職務。身為新上任的董事總經理,我有幸加入這個根基堅實的團隊,我的工作純粹是令一切更順利!

每星期一次的Monday Huddle 是公司團隊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先於倫敦開始發起的聚會。會議目的在於精簡資源、釐清需要額外支援的範疇,並促進大局思維。半小時的環節包括充滿啟發性的活動,如團體活動、迷你TED講座、性格測試等,然後互相更新項目進展。Huddles讓所有員工了解不同業務和部門目前的工作,亦鼓勵大家以團隊一分子自居,推廣共融和相互支援的文化。此外,Huddles不單由主管階層主理,而是由每個級別的同事輪流站出來主持 —— 恐怕這便是他們感到害怕的事。

我們亦有特別的「嘉許環節」,那是我從The Marketing Academy的領袖計劃學到的重要文化。我們很擅長對別人說「謝謝」,但卻未必懂得說更有意義的「我感謝你 [做了哪些事]」。別人竭誠付出或有著令我們更積極正面的特質,我們必須予以肯定。公司每星期總是由一陣掌聲掀開序幕,即使起初抱有懷疑的員工,現在亦愛上這個環節了!

Facebook Workplace 是個一流的非正式社群平台,亦是支援面對面討論的工具。這亦有助公司全球辦事處連成一線,分享工作、成果、學習和想法,讓我們不論距離多遠都能建立連繫。
「團隊」的概念亦延伸至辦公室以外。維珍集團創辦人Richard Branson曾道︰「不是顧客優先,而是員工優先。若你善待員工,他們亦會善待顧客。」員工是公司最好的品牌大使。說到底,人看重的始終是人,而作為內容行銷代理公司,我們從事的是服務行業。顧客買的當然是出色的作品,但他們亦情願與相處愉快的人合作。我們根據公司的價值觀為團隊和品牌下正確的決策、提出解決爭議的方案以至言行舉止。這界定了我們的溝通方法和身份,奠定我們對內和對外的形象。

注意力渙散會令我們產生隔閡。
主管需要積極聆聽,全力支持團隊。我珍惜與大家坐在開放式辦公室的時間。有人找我時,我會停下手頭上的工作,注視他們並專心聆聽;或向對方表示「待會馬上找你,可以嗎?」星期五小酌一杯和節日派對只是錦上添花,基本功夫不能不做。此外,轉換坐位看似小事,其實影響深遠,這樣可拓闊辦公室裡同事之間的連繫。建立讓團隊感到安心的空間很重要,可啟發他們間中踏出舒適區圈。

從一個談及快樂職場的講座中,我得知香港人的心理健康深受群體生活影響,而非如部分西方社會般主要受個人因素影響。你無法影響整個團隊的心理狀態,但可以關心和善待你最緊密的圈子,期望他們會進而善待他們的圈子。畢竟不管是同事、家人甚至是聖誕小精靈,我們都是一個團體。

欲知更多支援團隊的方法?不妨細閱Baker McKenzie的Steven Ng分享的學習的力量
立即下載
App Image

「TAIKOO PLACE」手機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