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最佳的體驗。 More info
ARTISTREE

ArtisTree Voices:香港需加強藝術教育

<

ArtisTree Voices邀請香港藝術及文化專才,為本地創作生態的迫切議題發表真知焯見。今期邀得集記者、文化評論員、大學講師及文化新聞學研習營創辦人於一身的Vivienne Chow,剖析藝術教育的重要性。


觀塘安達邨最近舉辦了藝術工作坊,當小朋友應導師要求,如火如茶地繪畫心目中的香港時,唯獨一位小學女生手握油蠟筆,一邊搔著頭,一邊呆呆盯住白茫茫的畫紙,一臉無從入手的模樣。她想要如實描繪香港的高樓大廈,不但要用筆挺的直線,顏色亦要跟現實中的建築物別無二致,因為她不希望畫作有「誤差」。女孩甚至問可否借用間尺來畫不偏不倚的直線,以完美呈現摩天大樓的輪廓。她就是擔心會出錯。


我在2014年創辦了文化新聞學研習營(CJC),CJC是一項非牟利文化藝術教育計劃,上述活動正是研習營其中一個外展工作坊。當時我與女孩相鄰而坐,便鼓勵她放膽創作一個故事,任它如何荒旦離奇、天馬行空也無妨。最後,她滿懷自信地完成畫作:在外星生物的襲擊下,人與人互相幫助,群居於高樓上避過一劫。


由此可見,藝術教育、語言、數理及歷史知識缺一不可。透過藝術我們看見人性、歷史、文化與世界,眼界得以大開;更重要的是,藝術能夠啟發靈感及獨立思維。


藝術教育匱乏在香港不是新鮮事。輿論經常哀嘆本地教育制度弊病百出,學生被考試、繁重的功課壓得喘不過氣;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參加五花八門的課外活動,為的只是令履歷表錦上添花。藝術教育在香港永遠佔不了一席之地,因為藝術涵養不是通往大學的車票,亦無法確保畢業後可立即就業,除非學生希望入讀藝術系或修讀藝術相關課程。


一般而言,藝術教育可分為藝術訓練及藝術鑑賞兩個範疇。


若想成為藝術界專才,油畫、樂器演奏及舞蹈等藝術訓練最好從小開始。雖然音樂及視覺藝術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的選修科,但根據2017年的情況,全港61,669名考生中,只有172及3,775位考生分別報考音樂及視藝科,只佔總人數6%。


更甚者,考試導向式訓練一直抑壓著學生的創意以及探索藝術的勇氣。最近與幾位準DSE考生聊天時,他們向我傾訴對考試制度的不滿,並表示即使不同意老師的方向,也要跟從指示才能取得好成績。


專業藝術家不是每個人都嚮往的職業;相較之下,藝術鑑賞技巧則受到廣泛應用,不但為西九文化中心及大館等大型文化基建培育一班具鑑賞力且成熟的觀眾,同時啟迪藝術愛好者的創意。政府亦嘗試透過其他學習經歷讓更多學生接觸這門學問,並於2013年修改新高中課程,「鼓勵」學校安排學生參加藝術節目,同時訓練他們對藝術品的批判性思維。

 
雖然政府其志可嘉,但在執行方面仍存有致命傷。據了解,美術科老師並不具備教授視覺藝術課程的知識;而負責藝術鑑賞範疇的教師面對之難題則更大,大部份教員均未接受過相關訓練,如何引導學生欣賞或分析藝術品呢?


藝術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我們應鼓勵學生以事實及邏輯論證為基礎,自由賞析藝術作品。畢竟,藝術並無絕對的是與非,當代藝術及表演更是如此。


要是負責老師沒有接受相關訓練,學生很可能陷入分辨對錯的思維陷阱,失去藝術教育旨在啟發創意、想像力及獨立批判思維的原意。


孩子天生想像力豐富。可惜,在香港教育制度下,學生的創意於發展早期已遭扼殺,跳出思維框框的能力亦無從培養。孩子自小接受「標準答案」式教育,因此很害怕會答錯,就像安達邨的小學女生一樣。


“藝術教育、數理歷史缺一不可”


我在示範如何不用間尺繪畫建築物之際,女孩問我該用哪種顏色畫月亮;旁邊的男孩聽見便大喊道:「月亮當然是黃色的!」


接著我問他:「為什麼要畫黃色的月亮?你抬頭看天空時,有看到黃色的月亮嗎?你有沒有聽過『once in a blue moon 』這個諺語?」


男孩盯住面前的油蠟筆,陷入沉思。未幾,他為月亮填上綠色。其他孩子也為月亮選了黃色以外的色彩。「月亮不一定要黃色呢!」男孩笑說。


藝術教育莫過於此。


如欲細閱更多香港藝壇的精闢見解,請瀏覽太古坊網頁及在Instagram上追蹤@artistreehk



立即下載
App Image

「TAIKOO PLACE」手機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