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最佳的體驗。 More info


「自由看 @ 太古坊」:Sue Healey 看鏡頭下的「觀‧影——香港舞者」

2017年10月20日

撰文:Amanda Sheppard


對大部分人來說,看表演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觀眾安坐椅中欣賞舞台上的演出者,反之卻不然。身兼編舞家、導演及裝置展覽家多重身份的Sue Healey,即將在「自由看 @ 太古坊」打破傳統的框框,透過「觀 ‧ 影——香港舞者」探討演出者與觀眾之間微妙多變的關係。


Healey的作品涵蓋多個藝術範疇,但影像及舞蹈創作是她最擅長的領域。「觀 ‧ 影——香港舞者」結合影像及現場演出,帶領觀眾重新檢視對文化、性別及身份的看法。為了延續對這個主題的探討,Healey還為曾翠珊、曹德寶、葉奕蕾、丘志華及岩井Remu五位新晉電影人提供指導,合共製作的十部短片將於「相/人/舞」裝置展覽中展出。 


Healey透過作品主題「觀點」來探討「看見」及「被看見」的概念。除了觀眾對表演者的看法,她還希望大家思考以下問題:「表演者(也就是舞者)希望自己怎樣被看見?他們如何向觀眾傳達訊息?」


充滿魅力的人像攝影不但是Healey的創作重心,更是她帶領觀眾透過舞者經歷去了解「身份認同」的媒介。她説:「『觀 ‧ 影』匯聚並展示多位舞者的本質。對我來說,這個創作讓每位舞者都能大放異彩。」Healey將其作品變成舞者表現自我的平台,發掘他們獨特的演出風格,以及受到不同文化薰陶而形成的個人特色。

 
Healey並未從傳統的舞蹈編排入手,而是藉由向舞者發出一連串問題,啟發他們透過思考來創造出可以拍成影像、同時又自然流暢的舞蹈動作。她說:「鏡頭可以捕捉到不同舞蹈動作的細微處。影片還可以瞬間將觀眾帶往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空間,現場演出無法做到這種效果。這簡直是編舞家的夢想。」

出乎意料、創意十足、充滿詩意的非凡效果

將影像與舞蹈結合,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Healey分別在這兩個創作領域做出多年的多方嘗試,最後決定開拓嶄新的藝術視野,創造影像與舞蹈的對話。

 
Healey表示:「舞蹈本身是一種自然、可塑性高的創作過程,拍攝影片卻受到技術及時間限制,流暢程度自然不及舞蹈。」然而,鏡頭可以捕捉到肉眼看不到的細節;Healey表示,透過攝影機可以拍出「一種親密感,將觀眾與表演者的距離拉近,這在現場演出很難做到。」


製作這個創新節目的過程中,Healey克服了許多不同挑戰。但最後的成果證實,舞蹈與影像是兩種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藝術形式。 Healey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時表示:「真人舞蹈演出稍縱即逝,而攝影可以為舞蹈留影。舞蹈展現肢體的美感,攝影則補捉光影的美態,但兩者都能突顯出動作的特質。」


創作過程超過三年的「觀 ‧ 影——香港舞者」可以證明一個事實:從不同角度出發,自然會有不同觀點。例如,觀眾與表演者的觀點不同,不同性別及文化背景的人士更是如此。Healey 表示,「觀 ‧ 影 」的框架與三年前節目在澳洲首次面世大同小異,但節目的製作還在演進當中。她說:「在忠於原創意念的同時,製作必需因應環境做出調整,才能將不可思議的魔法延續下去。這不是點到即止的文化交換項目,而是東西文化人的交會,更是我們對文化認同的一種反思。」


Sue Healey的「觀 ‧ 影——香港舞者」
11月2至3日於太古坊全新 ArtisTree演出


「相/人/舞」裝置展覽
11月1至3日於太古坊全新 ArtisTree大堂展出
免費入場


詳情請請見節目表;門票現正在Ticketflap公開發售。


請於Instagram密切關注@artistreehk,並留意#FreespaceatTaikooPlace精彩花絮



立即下載
App Image

「TAIKOO PLACE」手機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