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最佳的體驗。 More info


丁丁是誰?入門二三事

2017年11月14日

撰文:Amanda Sheppard


家傳戶曉的冒險少年丁丁,前額頂著一撮永遠上翹的頭髮,走遍世界各地,尋幽探秘。丁丁的歷險故事以漫畫連載,輯錄成24本歷險記,翻譯成100種語言,發行量超過2億3千萬冊,其中8本代表作將於全新ArtisTree隆重舉行的《丁丁的世界》專題展覽中亮相,展期由11月17日至12月26日,為期一個月。


埃爾熱創作出永垂不朽的讀物

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原名Georges Remi,筆風雋永清新,故事構思引發無窮想像,為全球讀者創作出永垂不朽的讀物。遺作《丁丁與字母藝術》出版25年後,由殿堂級導演兼丁丁漫畫迷史提芬史匹堡把故事改編成電影搬上銀幕。


一派正氣的少年記者丁丁的遭遇,不只展現埃爾熱那天馬行空的才情,更深刻反映當時歐洲社會的大氣候。生於佔領時期的比利時,丁丁遊歷過蘇聯、比利時殖民地的非洲剛果以及更遙遠的國度,累積著無數個旅途上的驚險故事。埃爾熱的漫畫使用粗線實色,運筆細膩鮮明,形成特有的「ligne claire」簡潔之風,終其一生畫風未變,跟故事主人翁明朗的性格同出一轍。


丁丁的原型以1926年面世的男童軍角色Totor (多多)為藍本;四年後,丁丁的故事於一份天主教報章副刊《Le Petit Vingtième》(年二十世紀報)中連載,處處見到這位少年偵探身上帶著多多的影子。直到1946年,丁丁的故事聲名大噪,漫畫家便自立門戶,創辦丁丁雜誌繼續刊載。


《丁丁在蘇聯》描繪丁丁第一次的遊歷,就與蘇聯秘密警察在意識形態上對著幹的情節。事實上,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比利時全國的報章都被迫停刊,當中包括連載丁丁故事的《二十世紀報》。此後,《丁丁歷險記》由比利時主流報章《Le Soir》(晚報)的少年副刊所刊載,丁丁由一名記者搖身一變成為大無畏的探險家,放下政見與角力,重新再出發。


當丁丁的歷險版圖越發擴張,埃爾熱的工作室團隊也越加壯大,直至1983年埃爾熱逝世為止。丁丁歷險故事的連載於1986年圓滿結束,工作室轉營為一間非牟利機構去紀念這位樂天常青的漫畫家一生。


你對這位深受人們愛戴的少年英雄認識多少?以下列舉一些軼事遺聞,也許連忠實擁躉都會錯過:


● 丁丁從沒有交代年齡:埃爾熱只粗略估算丁丁大約14歲,但他的歷險生涯長達四十載,卻在這些年間只長大了幾歲。


● 埃爾熱常常在漫畫中客串出場:在《丁丁在剛果》、《奧托卡王的權杖》和《卡爾庫魯斯案件》等故事中,那微不足道的金髮男人一角,就是埃爾熱自己。


● 沒有壞人的歷險故事:在眾多丁丁的故事之中,《丁丁在西藏》只歌頌友誼的可貴,在人物的設定上,是唯一一個沒有歹角的故事。


● 丁丁最先探月:在故事中,丁丁比現實的太空人岩士唐早15年登陸月球。


● 埃爾熱從沒跑到世界各地:丁丁所到之處,都是埃爾熱不曾踏足過的地方,他旨在委以丁丁重任,以其年輕的心去看看這個世界。


香港當代藝術基金會聯同埃爾熱博物館呈獻《丁丁的世界》展覽,11月17日至12月10日逢星期三至日假全新ArtisTree開放。由於展覽深受大眾歡迎, 12月11日至12月26日期間,展覽將每天開放。

詳情請瀏覽網站上的丁丁展覽專頁。


追蹤 @artistreehk的Instagram專頁,隨時留意#tintin_Artistree的活動資訊


立即下載
App Image

「TAIKOO PLACE」手機應用程式